长安车友会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64|回复: 0

百年长安的中国使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6 22: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留平带领长安人励精图治续创辉煌

 

【关注背景】

百年长安  影响中国

2006年年初,徐留平出任长安汽车集团总裁,这次重大人事变革,使社会纷纷猜测,2006年长安集团将是平稳的过度年。

    然而,在即将结束的2006年,我们却看到长安集团在徐留平的率领下急驰前进——

    2006年,长安集团响亮的提出T35事业领先计划,在国内汽车行业又一次掀起了自主创新的发展浪潮;

    2006年,长安第一辆自主研发的轿车——“长安奔奔”惊艳亮市,历史性的实现了长安集团完全自主研发产品从微车向轿车的转变;

    2006年,长安启用盾型的轿车徽标,实现微车和轿车两个品牌的发展路线;

    2006年,长安集团自主创新的发展路线,得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关注,“长安模式”被业界所推崇;

    2006年1—11月份,整个集团公司已实现销售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43.92%,全年预计430亿元左右;

    2006年1—11月份,集团实现利税总额47亿元,同比增长79.37%,实现利润总额18.6亿元,同比增长225.43%;

    ……

    这些,无不昭示出,作为百年国企的长安集团所肩负的责任——为国家创造量上的财富,更让社会看到百年长安的中国使命——要引导中国的汽车制造开始走上“中国创造”的道路,带领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

走进长安,走近徐留平,关注在徐留平率领下的长安新征程,就是让每一个重庆人了解这个与重庆城一起跨越两个世纪的长安集团,也是让社会各界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百年国企为重庆城带来的荣光和贡献,以及未来的长安集团将带给这座城市怎样的影响,带给中国怎样的影响,带给世界怎样的期待!

【解读“长安”】

长安集团开启“双车”疾行时代

     2006年,是徐留平出任长安总裁的第一年,年初外界纷纷猜测,这一年的长安将是平稳的一年。但这一切的猜测,都被徐留平在这一年的种种创举所打破。

    这一年,长安强势出击轿车市场;这一年,长安自主创新开始进入放飞阶段;这一年长安制定了T35事业领先计划,规划了长安事业的发展蓝图。

    这些,都是徐留平入主长安后,带来的变革。业界预示:2006年后,徐留平将带领长安集团进入“双车”的疾行时代。

T35事业领先计划 实现长安事业领先

T35事业领先计划,是如今每一个长安人所津津乐道的,这也是徐留平这一年带给长安的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计划。

“T35事业领先计划,就是要着重提升三大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创新能力,五个方面要实现领先,既市场、产品、成本、体系和文化5个方面。T是时间的意思,也是汉语提升的意思。新的计划对我们未来的产品自主创新的发展有一个新的阐述。”

在这个计划中,我们看到徐留平首先把目光投向了市场,他认为,微车也好,轿车也罢,甚至包括商用车,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一点尤为关键。“汽车工业就是产品工业,我们要提供用户更关注的产品和更需要的服务,并把这些充实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徐留平如是说。

有了市场和产品基础,还得在研发、制造、营销过程中保持成本最低、体系优先。“不过,前四者最终由文化决定,这就是我的一个总体感受。”徐留平表示,事业领先计划描绘了长安汽车未来的总体发展目标,今后长安汽车的所有工作都将围绕它而展开。

提升三大能力,在五个方面实现领先,长安集团开始了从外向内的发力。徐留平的T35事业领先计划,不仅坚定了长安在未来国际、国内车市竞争中的信心,也在业界传递了长安将疾驰而来的霸气。一位资深汽车销售经理就表示:“长安的自主创新阶段最长,但毋庸置疑走得最稳,后发力最强,现在终于要开始爆发了!”

开拓海外  长安强势同步国际

     2006年,北京国际车展,长安集团以“同步国际,创新未来”的参展主题,强势登场,展出车型达16款之多。这也是2006年长安集团最大规模的一次亮相。

    就此,徐留平表示:长安集团要给大家展示其深厚的百年历史积淀和融合世界智慧的创新发展能力,传递长安汽车根植中国,走向世界的实力与信心,让大家充分感受长安汽车的“品牌魅力”。

    这句话,向我们表达长安未来将进军海外市场的实力和信心。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长安原来的“以微为本,以轿为主,发展商用,进军服务”16字发展战略上,徐留平特意加上了“开拓海外”4个字。

    2005年,长安集团共销售汽车63万辆,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前四强。“十一五”期间,长安计划再用4年时间,产销量突破百万辆;用6年时间,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

    2005年,长安出口汽车1.5万辆,今年1—11月份已经出口汽车20618辆,同比增长42.7%。这个数字让长安当之无愧地被冠以中国汽车出口量第一的称谓。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的推出,潜力巨大的海外市场吸引了长安人的目光。

    “长安要发展事业领先计划,要做成国际型长安,就不能只局限于中国市场,就必须有计划、有重点地开拓海外市场,同时也包括美国市场。”徐留平说。

    对国内汽车企业来说,国外销车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产品质量得符合当地标准,二是在售后服务方面要完善,在此基础上,才有能力谈出口。

    “我们的目标,就是在‘十一五’期间建立强大的海外销售公司。”徐留平表示,长安汽车产品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很有市场,尤其是微车,尽管在技术、研发方面还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我们具有低成本的优势,长安将针对重点区域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进行销售。

    从T35事业领先计划的制定,到今年6月召开海外商务大会,在到北京国际车展强势亮相,明显感受到,徐留平带领长安人,加快了海外发展的步伐,同时,在他的带领下,长安人也进一步实现着百年长安的中国使命。

【“长安”原景】

25年,长安创造“长安模式”

自1981年涉足汽车业的长安,历时25年,终于成就了“长安模式”,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话为:“以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为依托,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视国外合资合作方为资源,在政府、国外合资合作方和企业三方联动之中,通过技术创新的渐进式升级,构建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2006年,有着百余年历史的长安集团,在徐留平的推动下,实现了多项令国人惊叹的突破,而且,长安25年在汽车业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06年10月2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重庆举办的“中国汽车业高层论坛”上公布了他们对长安创新活动的调研报告。

这份报告,在中国传递了一个“长安模式”的发展与存在,向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展现了“长安模式”的中国意义。

长安25年的创新之旅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里,把长安自主创新的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以2006年为界,以前长安自主创新的策略是联合开发,2006年就强调自主开发。而这个策略的转变,不仅意味着长安转变,也意味着中国汽车业的转变。

2000年前,长安的自主创新,主要还处在一个积累的时期;从2001年起,长安展开从微型车向轿车的升级之路,长安集团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始勃发;2003年,在世界汽车造型之都的意大利,成立了长安汽车欧洲设计中心,开始了长安的借“脑”计划……从借用“外脑”到70%的自主研发,从“跟随”到主动合作,终于走出一条具有长安特色的创新之路,不仅形成了影响汽车工业发展的模式,也微缩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历程,更显示了百年长安的中国使命。   

而今,这里正承担着长安汽车的造型角色,与长安重庆研发总部、长安上海研发分院一起,形成了资源互补的闭环三角。

“长安的借‘脑’不同于国内企业的惯常做法,找到‘外脑’所在地,利用对方的场地、人力等与对方进行合作。这样很难实现技术的掌控,为此长安大动干戈地建立自己的独立公司。”徐留平对此称,这样可以在当地招募人才,能够把一个大项目拆分成几个小项目,把自己能做的留下来,不会的包出去。而长安因此逐渐变成了具有控制能力的设计项目整包商。“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技术和控制攥在手里”徐留平眼神异常坚定。

因此,在这次升级之旅中,长安的CM8、CV9(陆风风尚)已先后上市。2006年首款自主研发的轿车“长安奔奔”也闪亮登场,与此同时,长安基于CV6、CV7、CV9、CV11、CV8等的开发平台也逐渐形成。

同样的,这样独特的创新思路,也让长安积聚了大量的设计人才,长安意大利基地设计主管、长安造型设计的灵魂人物———卢奇,就是其中的一位。

曾担任福特福克斯的首席设计官。本田欧洲设计中心总经理的卢奇,在2004年受聘于长安后,长安的造型专业力量迅速见长,同时吸引了大量的设计人才,“卢奇不仅为长安带来了理念的更新,也带动了团队的创新,更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此,徐留平打算从2006年后,续聘卢奇。

“应该说,培养人,建造一套流程和设计规范,是这些年长安自主创新所取得的最大成果。”长安副总裁朱华荣如是说道。“5年前,当长安要求跟意大利设计公司IDEA合作开发时,IDEA总裁曾开玩笑的说,照这样做下去,再过几年,长安起来了,我们就没饭吃了。”

的确,从长安今天的发展态势来看,这句玩笑正在变成事实……

“长安模式”的中国意义

25年,长安人的创新苦旅,缔造了一个“长安模式”。

如今,在中国实现“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过程;在重庆“十一五”欲续写汽摩之城的辉煌的背景下,“长安模式”有何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课题组认为,“长安模式”可以高度概括为:“以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为依托,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视国外合资合作方为资源,在政府、国外合资合作方和企业三方联动之中,通过技术创新的渐进式升级,构建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的确,“以我为主”道出了“长安模式”的精髓,它对于中国的意义,树立了一种信心,中国的汽车制造应该坚持“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它对于重庆的意义,引导着重庆的工业向着自主产权的方向发展。

长安在与国外合资合作方的交往中,借助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本、管理、技术、知识等资源来发展自己,十分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并尽快转化为现实产品,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资本。形成了造型设计、工程化设计、分析优化、样车制造和实验验证等五大能力。建设了贯通欧亚大陆的全球数字化设计系统网络;已形成一支800余人的产品核心研发队伍和1000余人的技术人才队伍……

“长安模式”尽管投入高、风险大,但由于掌握了核心技术并具备了开发核心技术的能力,所以实现跨越的可能性和幅度都比较大。这也是它对于中国实现“汽车强国”带来的重要参考。应该说,只有长安的这种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才能实现幅度最大、价值最大的跨越式发展。

【“长安”人物】

长安人的国家责任、城市责任

一个有着144年历史的国有企业,经历过荣辱兴衰,但每当在国家需要它的时候,总能挺身而出。

回顾历史,长安人自豪和骄傲。

展望今日,长安人更信心百倍。

为了实现重庆工业的复苏,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强盛,长安人行走在持续创新的路上。这就是一种长安人的国家责任、城市责任。

“不要让全球汽车厂商小看长安!”

从长安铃木到长安福特马自达,可以说自1981年以来,长安集团的事业在不断壮大着,但在这个壮大的背后,长安人却一直执著的坚持自主品牌的研发。

的确,有着百年历史的长安集团,一种历史传承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新时期祖国强盛的荣耀感,使长安人从微车到轿车的25年征程中,坚持了自主创新的步伐。

徐留平曾说:“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不要让全球的汽车制造厂商小看了长安!小看了中国!”在长安人看来,汽车工业就像当年的国防事业一样,同样具有重大意义,长安人既然从军转民开始,选择成为汽车工业的一分子,就要像搞国防军工一样有责任感、使命感,就要把汽车工业搞起来,搞不起来就羞愧,对不起历史。

正是这样的信念,使长安人从微车到轿车的生产制造,都表现出了一股不服输的干劲。“长安进入汽车业比较短,满大满算二十几年的历史,但是跟我们自己的发展进度来看,长安的步伐是不错的,占有中国最大的微车市场,在汽车发动机方面,拥有多项自主技术,这正是长安人靠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拼搏来的。为什么长安要强调‘以我为主’的创新,也在于长安人不服输,长安人不相信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徐留平在今年4月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慷慨激昂地如是说。

其实,徐留平的这席话,我们品味他的意思,不仅在肯定长安过去的自主创新,也在表达长安未来将坚持走这样的路子,引导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强盛,履行长安人的国家责任。

“用‘双关心’价值观推动发展”

“用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来推动长安的发展,对于员工和员工家属来讲就是‘双关心’。”徐留平向长安“百家亲情奉献奖”获奖人员表示感谢和祝贺时这样强调。

徐留平指出,一个关心就是公司的员工要关心公司的发展。无论公司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是长安这个大家庭的一员,都必须把公司当成一个家庭,只有把家庭搞好了,作为家庭的一员才能感到自豪。只有长安这个大家庭发展了,员工才有非常强的成就感。第二个关心就是公司必须要关心员工的成长。徐留平强调,公司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关心、关注、关怀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只有在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公司才能注入更多亲情和人性化的管理,使公司在未来长期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就是长安在发展中构建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和重要的企业伦理。这个价值观对于长安的发展,对于长安的每一个员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对这个价值观和企业伦理的张扬,使公司处于一种良性的发展当中。徐留平希望公司在这种“双关心”的价值观中,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共同为社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今年以来,徐留平已经3次在长都假日酒店和员工一起共同庆贺员工生日,送上生日祝福,并与他们共进晚餐。

曾记得徐留平刚到长安工作时说过这样一席话:“长安人要以保卫国家的态度,继续在汽车工业的战场上奋进。他将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长安,奉献给重庆,奉献给中国!”

据徐留平身边的人员说,自从徐总到长安工作的第一天起,他总是坚持早上7点就到公司,直到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才离开办公室。

【采访锐评】

重庆的长安 中国的长安 世界的长安

阅读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关于长安自主创新的报告,开始了解“长安模式”的孕育过程及其中国意义。

听完长安人讲述他们25年的自主创新之路,不禁为长安人的那种国家责任、城市责任所感动。

了解徐留平上任后为长安制定的T35计划,开始被长安的这位新任总裁的施政方针所折服,开始在为重庆感慨,长安将最有可能成为重庆的第一个世界500强企业。

但在这些背后,我们却强烈的感受到长安的使命,长安人的使命。一个横跨了三个世纪的长安,一个影响了几代人的长安,“使命”即是肯定它过去的成绩,也是延续它未来的责任。

对于重庆,长安是耳熟能详的,从长安奥拓,到长安之星,到福克斯、蒙迪欧、长安奔奔,长安人一直用自己的努力推进着这座城市的升级。

对于中国,长安也并不陌生,从国家重要的军工企业,到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销售商之一,到用25年谱写了中国汽车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长安模式”,长安人以一种国家责任,履行着百年国企的使命。

对于世界,长安或许有些陌生,但因为如今的“长安模式”,T35事业领先计划,“长安奔奔”惊艳亮市……让我们已经感受到长安为重庆、为中国创造的荣光,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国际市场,长安将不会陌生。

可以说,长安的过去为重庆,为中国留下了太多的荣光。而从2006年开始,从徐留平开始,我们深信,未来的长安将为重庆、为中国,赢得更多的来自世界的尊重与喝彩。

因此,百年长安的中国使命,是长安人一个永不停息的追求。而长安也不是属于长安人,它是重庆的长安!中国的长安!世界的长安!

 

[ 本帖最后由 times 于 2007-4-16 22:04 编辑 ]
大家正在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长安车友会 ( 渝ICP备06005564号-1 )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1124号

GMT+8, 2024-5-17 1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