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车友会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22|回复: 31

人间仙境张家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7 21: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21: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龙洞是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的黄龙洞,当之无愧成了这一王牌景区的核心。这颗深藏地下亿年的明珠,伴随着八十年代初张家界的对外开放而得以蛮声海内外。
    黄龙洞已探明的洞底总面积10万平方米,全长7.5公里,垂直高度140米,内分两层旱洞和两层水洞。洞内拥有1库、2河、3潭、4瀑、13大厅、98廊。洞内有迷宫、响水河、天仙水、天柱街、龙宫等六大景区,整个大洞犹如一株古木错节盘根,散发开来,洞中有洞,楼上有楼,各种洞穴奇观玲琅满目、美不胜收。其规模之大、钟乳石之多、形状之奇,在国内外溶洞中是极为罕见的,被中外溶洞专家誉为世界溶洞的"全能冠军"。
    黄龙洞位于索溪峪东面,被称为“地下魔宫”,洞口雾霭迷漫,洞内长廊蜿蜒,钟乳悬浮,石柱石笋林立,还有石帘、石幔、石花、石琴,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洞外洞”、“楼外楼”、“天外天”、“山外山”,盘根错节。黄龙洞内可分四层,水陆并进,从最低阴河至最高穹顶,垂直高度差有100多米,洞内有一个水库(黄龙水洞)、二条阴河(响水河、水晶河)、三个地下瀑布(黄龙瀑、天水瀑、天地瀑)、四个水潭、十三个厅(宫)(龙舞宫、水晶宫、迷人宫……)、九十六条游廊,长度约达15公里,最大的厅堂有12000平方米,可容纳万人。真可谓是洞中乾坤大,地下有洞天。入黄龙洞,如入人间仙境一般。
901_0046.JPG
901_0064.JPG
901_007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21: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发一组黄龙洞。。。

901_0084.JPG
901_0108.JPG
901_0133.JPG
发表于 2007-9-7 21: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lol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21: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子山

天子山因古代土家族领袖向大坤率领当地农民起义自称“天子”而得名。天子山东临索溪峪,南接张家界,北依桑植县,是武陵源区四大风景之一。它位于“金三角”的最高处,海拔最高1262.5米(昆仑峰),最低534米(狮兰峪)。景区总面积67平方公里,环山游览线有45公里。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年降雨量1800毫升,年无霜期240天,年冰冻期60到80天左右。 从天子山的地质地貌来看,除山顶上海拔几百米以上有一层石灰岩和极少量的龟纹石以外,大部分景区景点都是石英石构成,属沙岩峰林地貌,基本上与索溪峪,张家界相同,是三亿八千万年前由一片汪洋大海逐步沈下来的沉积岩(水成岩),后来,又由于复杂而漫长的成岩过程,才形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总厚度达五六百米的石英砂岩,形成了各种造型奇异的景观。 天子山的风光,用一名话来概括,就是“原始风光自然美”。她的景观、景点都是天造地设,全无人工雕琢痕迹。这里不但有奇山秀水,还有淳朴的民情,奇特的民俗、独具风味的民族食品正等待着各位游客光临。 难怪有人评价说:“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不游天子山,枉到武陵源”。
    天子山一带,风光旖旎,景色秀美,景点众多。该游览线风景相对集中,有“凭栏览尽天上景”之称。
901_0158.JPG
901_0190.JPG
901_0195.JPG
发表于 2007-9-7 21: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呀,真美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21: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子山

再发一组天子山。。。
901_0199.JPG
901_0219.JPG
901_023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21: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家界

袁家界位于砂刀沟北麓,是以石英岩为主构成的一座巨大而较平缓的山岳,是武陵源又一风景集中之地。
901_0246.JPG
901_0263.JPG
901_027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21: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家界

袁家界位于砂刀沟北麓,是以石英岩为主构成的一座巨大而较平缓的山岳,是武陵源又一风景集中之地。
901_0287.JPG
901_03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21: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家界

袁家界位于砂刀沟北麓,是以石英岩为主构成的一座巨大而较平缓的山岳,是武陵源又一风景集中之地。
901_0334.JPG
901_035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长安车友会 ( 渝ICP备06005564号-1 )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1124号

GMT+8, 2024-6-15 14: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