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s 发表于 2007-3-25 12:30:25

百年长安从无间断

百年长安从来没有间断。
1862年李鸿章为董事长的“上海洋炮局”在上海松江诞生——这便是长安集团的前身。 长安是中国的第一个近代兵工厂,是晚清政府建立的29个近代兵工厂中唯一整体保存到现在的工厂。长安厂的前身苏州炮局在中国首先使用机器制造兵器。这是中国近代兵器工业历史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历史的开端,又是中国政府经营的工业由手工工业阶段发展到机器工业阶段的分界线。这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长安是中国最早制造近代火炮的军工企业.

  乱世注定了长安多舛的命运。“上海洋炮局”成立的第二年,就被迫搬迁苏州,更名为“苏州洋炮局”。1865年,又迁往南京,更名为“金陵制造局”。这样频繁的搬迁如同当时的局势,在其后的几十年里, 长安的搬迁与更名成为常事。一直到1937年。这一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长安迁厂于重庆——这一年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长安的最后归宿也因抗日的大后方建设而定型。作为21兵工厂,被写入了小说红岩,是当时国民政府最大的兵工厂。早在1926年,长安的前身——金陵制造局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支部委员会。此后党团组织的活动在长安职工中就没有停止过。在民主革命时期,地下党组织就组织和发动长安员工,启发他们的觉悟,带领他们积极开展争取民主、自由和解放的斗争。为了促进中华民族的进步和解放,许多长安人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在红岩英烈中,长安职工多达10人以上。 
它是中国最早诞生的军事工业之一,在其后上百年的时间里,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军工行业的发展水平。而且,一直是中国军事生产的大本营.
长安是中国抗战时期为前线提供武器装备最多、贡献最大的兵工企业;
长安是中国唯一由文学巨匠郭沫若作词、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作曲共同为企业创作厂歌的企业;
长安是中国最早生产吉普车-"长江牌"46型吉普车的企业,于1958年生产出了我国的第一辆吉普车,命名“长江牌”46型吉普车。1959年,“长江牌”46型吉普车参加了国庆10周年阅兵大典并担负各方队领队车重任,至1963年共生产1390辆。后因形势变化,吉普车于1963年底停产,按上级要求将产品及技术资料转交北京吉普车厂。

1983年,时名“国营长安机器制造厂”的长安试制微型汽车,次年投入生产。从此一发不可收,1991年,由长安试制的长安奥拓微型轿车投产。1992年,国家批准长安为“奥拓轿车定点生产厂”,并纳入国家“八五”重点技改项目。1998年,正当中国国企改革成为社会最热点的时候,长安汽车集团获国家正式批准成立。这是中国传统的军工行业部分民营化的开始。


长安是作为西南四大国企之一,另外的是长虹,红塔山,五粮液。

[ 本帖最后由 times 于 2007-3-25 13:04 编辑 ]

times 发表于 2007-5-23 20:14:31

<P>长安汽车集团的前身是于1862年由清朝大臣李鸿章创办的上海洋炮局,随着世事的变迁,她先后经上海、苏州、南京再迁移至重庆,距今已有140年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工业企业,也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  <BR>1862年,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淮军统帅李鸿章在上海任命马格里创办了一家弹药厂;次年,李鸿章将弹药厂迁到苏州,定名为苏州洋炮局,生产西式枪炮弹药。1865年,升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又将该局迁至南京雨花台,并大力予以扩建,改名为金陵机器制造局,专门生产枪炮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1881年,又在该局增设专门的火药局,后又不断从英国和德国购买机器设备,生产规模更加扩大。1928年,金陵机器制造局被国民党政府并入上海兵工厂,改名为上海兵工厂金陵分厂,后又直称金陵兵工厂。</P>
<P>长安的前身</P>
<P>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发起人,李鸿章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12月,授命英国人马格里和中国官员刘佐禹在上海松江城外一所庙宇中创办了上海洋炮局,是为今日长安的诞生。 1865年,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将上海洋炮局迁至南京雨花台,扩建为金陵制造局。从此,金陵在李鸿章荫护下开始走上了振兴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历史舞台。 </P>
<P>1884年,金陵制造局第一次制造出可移动的车轮式37mm 2磅后膛炮。该炮为架退式,有完善的炮闩,装弹简便迅速;制炮材料由青铜或铸铁改为普通钢或锰钢,提高了炮管的强度;炮弹也由球状改为长形,并附有弹带。这些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炮的射速和命中精度,大大胜过以往生产的前装炮。该炮试制成功后,即投入了批量生产。在中法战争中,金陵制造局生产的这种后膛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P>
<P>在19世纪初,金陵制造局制造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枪——抬枪。所谓抬枪就是一把放大的单发步枪,是中国所独创,在世界各国都没有的武器。当时在清军的各级部队中使用非常广泛,是一种制式武器。也是金陵制造局的招牌产品之一。</P>
<P>1911年民国成立,金陵制造局厂名延用,1929年改隶兵工署直辖,改称为金陵兵工厂。金陵兵工厂以“ ”字为厂徽,不明就里的人常将它与德国纳粹党的党徽混为一谈。1935年7月工厂将标志反转改为“<IM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www.che168.com/che168/pp/image/141/image009.jpg');}" height=10 alt="" src="<img src="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image009.jpg? 141 image pp che168 www.che168.com http:>" width=11&gt; ”字标志,与佛教的图样一致。有人说它代表佛心,是一个幸运和祥和的象征,也有人说这一改向有反纳粹的意思。</P>
<P>1937年时,“八 .一三”上海抗战事起,日机屡次轰炸首都南京,兵工厂也被炸数次,器材人员均有损失。12月1日,厂长率领员工全部撤离南京。西迁之金陵兵工厂,于1938年3月1日在重庆市江北簸箕石复工。改称第21兵工厂,21厂信箱号码为重庆37,代名宁和号,工厂标志沿用。</P>
<P>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同年的8月13日,即上海”8.13”事件,日本占领上海,直逼南京,日机每次空袭南京,都经过金陵兵工厂上空,并屡次在此低飞盘旋。8月19日,药厂遭日机轰炸,9月24日,南京市水塔遭敌机轰炸后,金陵兵工厂的子弹厂(300多人)奉命西迁重庆南岸铜元局。工厂西迁,厂长李承干等对新厂址的选定颇为踌躇。后经胡选之先生的介绍,价购了位于重庆江北陈家馆簸箕石的裕蜀丝厂全部20亩基地作为工厂厂址。因区域狭小,又加佃了邻近的火柴厂、黄氏小学等土地30多亩。</P>
<P>1938年3月1日,工厂召开庆祝大会,宣布恢复生产。同时,奉兵工署之命,工厂厂名更改为第21兵工厂,对外保密则称重庆37号信箱或宁和茶社。这时由南京陆续来到重庆的员工已达1044人。工厂又新招了一批职工,接着从南京来的员工又增加了60多人。4月,重机枪“打响”,并出产40挺,工厂西迁为抗战最后的胜利起到了有力的支撑。</P>
<P>抗战胜利后,厂长李承干不满国民党打内战,再三执意辞职,1947年2月兵工署署长杨继曾终于批准他辞去21厂厂长职务。厂长职务由俞濯之升任。新老厂长在1947年3月15日进行了交接。</P>
<P>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同年的8月13日,即上海”8.13”事件,日本占领上海,直逼南京,日机每次空袭南京,都经过金陵兵工厂上空,并屡次在此低飞盘旋。8月19日,药厂遭日机轰炸,9月24日,南京市水塔遭敌机轰炸后,金陵兵工厂的子弹厂(300多人)奉命西迁重庆南岸铜元局。工厂西迁,厂长李承干等对新厂址的选定颇为踌躇。后经胡选之先生的介绍,价购了位于重庆江北陈家馆簸箕石的裕蜀丝厂全部20亩基地作为工厂厂址。因区域狭小,又加佃了邻近的火柴厂、黄氏小学等土地30多亩。</P>
<P>1938年3月1日,工厂召开庆祝大会,宣布恢复生产。同时,奉兵工署之命,工厂厂名更改为第21兵工厂,对外保密则称重庆37号信箱或宁和茶社。这时由南京陆续来到重庆的员工已达1044人。工厂又新招了一批职工,接着从南京来的员工又增加了60多人。4月,重机枪“打响”,并出产40挺,工厂西迁为抗战最后的胜利起到了有力的支撑。</P>
<P>抗战胜利后,厂长李承干不满国民党打内战,再三执意辞职,1947年2月兵工署署长杨继曾终于批准他辞去21厂厂长职务。厂长职务由俞濯之升任。新老厂长在1947年3月15日进行了交接。</P>
<P>1958年工厂根据二机部要求,开始试制20马力和60马力柴油机。但当时没有适合生产柴油机的大型设备,为此,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群众知难而上,采用土洋结合的方法,改装和制造了一批简易设备。 </P>
<P>&nbsp;</P>
<P>在将第一次军转民时期生产的“长江牌”46型吉普车技术转给北京吉普车厂以后,军工厂又转回了自己老本行,直至1981年,军工厂又开始了第二次军转民创业。</P>

[ 本帖最后由 times 于 2007-5-23 21:31 编辑 ]

123488 发表于 2007-6-20 23:56:10

:victory:

times 发表于 2007-6-23 18:13:03

<P>重庆十大名片(转贴) </P>
<P>&nbsp;</P>
<P>雄起 生于大田湾的“雄起”是重庆投射在足球上的性格符号,是重庆人为自己量身订做的城市标语,只有一口铿锵清脆的重庆话才能喊出“雄起”的特质。重庆人喊雄起,“起”字的发音化作“切”,不用费太大力气,巧舌如簧间就能产生一种铿锵的爆破感。用普通话说雄起,无法体会这种发音快感,所以,雄起是重庆人的专美。阳刚的重庆人和大开大阖的雄起是天生的语言搭档,从最具煽动性的狂野呐喊,到最气势磅礴的城市宣言,雄起都是重庆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最佳表达,也与重庆上升的精神气质相吻合。 解放碑 从战争到和平的精神堡垒,筑就重庆最眩目的时尚地标。</P>
<P>&nbsp;</P>
<P>解放碑1940年最初落成时被喻力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精神堡垒”,用以激励中华民众奋力抗战以取得胜利。1950年由刘伯承改题“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如今,解放碑通常指的是解放碑中央商务区。其商业街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步行街,因此有“中国西部第一街”之称。地位相当于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但重庆人对解放碑的自豪还不止于此。一个重庆网友骄傲地宣布:“南京路、王府井、解放碑还有春熙路,按美女的多少来排名的话,第一解放碑;第二解放碑;第三还是解放碑。” </P>
<P>&nbsp;</P>
<P>三峡 三峡,巴、楚、蜀三大文化圈之间的驿站,也是碍聚人类智慧和想象力的节点,更是重庆向世界展示自我形象的高端平台。巴文化随水涌入三峡湖北境内,与楚文化形成巴楚文化?巴人的另一脉则上溯蜀地,形成了巴蜀文化。西起重庆的三峡美景,历来让文人墨客为之留情。而今天,淹没129座城镇移民113万而成就的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堪称世界工程史上绝无仅有、新中国最伟大的建设壮举。三峡之威,买乃重庆之福。</P>
<P>&nbsp;</P>
<P>摩帮 “摩帮”这个带点江湖气的名词是对重庆力帆、宗申和陆鑫等摩托车企业的称呼。在这个对摩托有着极度热爱的山城,“摩帮”代表着重庆工业的典范和骄傲,用少有的雄心和霸气驰骋于国界内外的摩托市场。在国内,重庆摩托整车销量占全国30%的份额,零配件份额更高达80%。在2005年上半年重庆出口的30强中,摩托车企业就占到11个席位,光是越南市场,“摩帮”就顺利地从日产摩托的手中抢走了半壁江山,这个‘世界摩托之都”对产业前途的回答是:“只有破产企业,没有破产行业;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 </P>
<P>&nbsp;</P>
<P>江湖菜 新时期重庆入创作冲动的一次伟大而成功的实践,同时也是草根口味的生存哲学的完美体现。离开了四川的重庆人,凭借江湖菜成功地重修了川菜菜谱。江湖菜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近20年来保持着澎拜的激情,形成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波,在重庆火锅烂市干全国食肆之后重振巴人雄风。江湖菜以“奇”、“怪”著称,大多“土”、“粗”、“杂”,不按常理出牌,但无招胜有招,吃的是一种巴渝人家真正的民风民情。江湖菜使中国的饮食文化具有了独特的江湖气。如同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涪陵榨菜一样,有江湖的地方,必有江湖菜。 </P>
<P>&nbsp;</P>
<P>桥都 两江水哺育重庆人,重庆人也一直为天堑所困。面对天然屏障,重庆人只有一句话:架桥。数一数重庆的桥,会得到一个令人乍舌的数字:鼓至2005年,重庆市已建成公路桥梁4400多座。仅在主城区,长江上已建成大桥:座,在建斗座,嘉陵江上建成9座,在建2座;而整个直辖市境内的长江大桥就有13座,3座在建。对比重庆下游的长江沿岸省市,建桥总量才12座。想看桥就来重庆,数量最多、种类最全,仅此,重庆堪称世界桥梁教科书。 龙湖 龙湖的十年带给重庆的不只是一系列楼盘,它还是这个城市不可替代的生活先锋和时向导师。作力传统重工业城市的重庆,性格中充满着工厂式的规律性,地理条件也同时决定着重庆人的生活方式带着跋涉的意味。所以当一片意图以亲和自然、细节和创新未确立新生活万方式的小区出现在重庆,它立刻就成为划分这座城市人群阶层的工具,并为这个城市确立了新生活的标杆。 </P>
<P>&nbsp;</P>
<P>长安 要在中国找一家140多岁的汽车工业,恐怕只有重庆长安;要在中国找一家产汽车的兵工厂,恐怕也只有重庆长安。它的前身是我国第一家兵工企业,发瑞于1862年“洋务运动”的上海松江,成型于“抗战时期”的江苏南京,而它如日中天的成长壮大期则是在山城重庆。1996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实行了军民品剥离的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重庆在全国最有人缘的一张名片、现在任何人都可以说,要在中国找一家百岁还青春勃发的汽车工业,那一定是重庆长安。</P>
<P>&nbsp;</P>
<P>&nbsp;钓鱼城 这个被称为“改写世界历史之地”的地方位于重庆市合川市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上,山下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险要。千百年来,钓鱼城都是兵精粮足的坚固堡垒。重庆人骨子里有一种奇特的韧劲,钓鱼城就是一个明证。13世纪,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元军下下四川准备夺重庆,然后顺江而下灭南宋,却在钓鱼城耗时36年,屡攻不下。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的大汗蒙哥,在钓鱼城战死,大面积入侵欧洲、兵临莫斯科的各路蒙古铁骑纷纷回师争夺汗位,欧洲历史这才以今天的方式载于史册。</P>
<P>&nbsp;</P>
<P>第N城 可能是重庆最新、也是最值得期待的名片。丰富的多样性、宽阔的成长性以及无限延展的可能性,使重庆这个超大型城市获得了其他中国城市所没有的巨大的生长空间。它蓄积着千年势能和世纪机遇,把无数看似矛盾的元素以其特有的“重庆方式”糅合到了一起,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了一个超乎现有城市想象力的独特范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能”,就是重庆这个第N城的广告语。</P>

[ 本帖最后由 times 于 2007-6-23 18:14 编辑 ]

我乐乐 发表于 2007-6-28 11:11:49

重庆百年历史

路易 发表于 2007-7-1 11:24:03

:L :L

路易 发表于 2007-7-7 08:35:01

: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年长安从无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