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芥 发表于 2007-6-8 17:19:35

中华车出口德国 是炒作亦或是谋生?

<DIV class=t_msgfont id=message56373>虽然华晨上半年公司收入从28亿元上升至43.5亿元,轿车和小型客车销量增幅达68%达到5.7万辆,但仍然净亏损1.136亿元,总体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10.1%下降至7.3%,华晨到底怎么了? <BR>今年3月18日,骏捷8.58万元的低价一出随即引起了业界哗然,一款车身造型由意大利宾利法尼纳设计室设计、底盘由保时捷汽车公司参与调校、与宝马共线生产的中级车居然卖到了自主品牌紧凑型车的价格。在当时市场上,同样请意大利著名设计公司设计、莲花帮助调校底盘的紧凑型车哈飞赛豹要8.88万元,模仿丰田花冠的比亚迪F3要7.98万元,骏捷的受宠也是理所当然,产一辆卖一辆让骏捷成了市场上少见的零库存车型。 <BR><BR>骏捷的热销未能帮助华晨扭亏并不让人意外,就像祁玉民说的那样,华晨今年任务是改变销量低迷,明年才是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作为一个自主品牌,华晨深知它们最缺少的消费者良好的口碑,于是骏捷在价格上压的很低,让更多的消费者有机会亲身体验中华轿车的进步,用它们的感受去帮中华作经济最有效的广告。聘请宝马公司质量管理大师施佩尔为首席品质官,按照宝马的业务流程控制中华轿车的质量;与宝马共线生产使用宝马检测标准;华晨正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去改变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不信任。 <BR>
<P align=center><IM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xinwen.qlwb.com.cn/Files/BeyondPic/200706/20070606132734263.jpg');}" alt="" src="http://xinwen.qlwb.com.cn/Files/BeyondPic/200706/20070606132734263.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P><BR>
<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B>在定位“家用轿车”的理念下,设计风格更趋向年轻化。动力性、操控稳定性较为突出。</B></FONT></P><BR>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赚取足够的利润是基础,当骏捷多款车型在以成本价销售的时候,中华轿车选择出口,与其它自主品牌车型出口所不同的是,中华轿车出口不是为了炒作而是为了生存发展。很多自主品牌都在抱怨单车利润太低,但是在骏捷面前它们没有抱怨的资本,因为它们中绝大多数没有请世界著名设计公司来设计,也没请保时捷来调校底盘,更不会从宝马这样的世界巨头那里挖来质量管理大师。<B>在销量上,中华轿车7千辆的月销量也无法和</B><B>吉利</B><B>奇瑞</B><B>的1.5~2万辆相比,中华轿车没有作秀炒作的资本,它需要在海外市场赚取利润来发展。 </B><BR><BR>华晨与欧洲大型知名物流公司HSO汽车贸易公司签署为期5年、共15.8万辆中华轿车的出口协议,几乎让德国和欧洲成为华晨最大的利润市场,谁都清楚在中国市场车价一路猛降的大背景下,骏捷和尊驰不会因为在市场上热销而涨价,<B>对于已经处于利润冰点的中华轿车进入欧洲市场几乎是它唯一的途径</B>,所以华晨不会把中华轿车的主要落脚点选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和南美市场,因为它们除了帮助中华轿车炒作之外没有太多实际的价值,中华最需要的是被世界认可。 <BR><BR>中华骏捷和尊驰在国内市场上的售价只有8.58万元和10.58万元,对于德国消费者来说用同样的价格只能买到雪佛兰SPARK 0.8(起步售价8190欧元)和乐骋1.2(起步售价10240欧元)这样的微型车或者小型车,骏捷和尊驰作为轴距达到2790MM的中级车把起步价格定在1.2万欧元应该不算过分,这样的价格足以让华晨在单车利润上增加2万元,如果一年能在欧洲大陆销售1万辆,就可以为华晨汽车增加一笔可观的利润。 <BR><BR>作为自主品牌,中华走出一条与其它自主品牌截然不同的发展之路。之前与丰田在商务车上的合作让华晨积累了丰富经验,如果华晨用造金杯海狮的水准造5万元经济型轿车,在品质上不会比同价位车型差,但是华晨为了中华轿车长远的发展没有选择这条伪捷径,从一开始就进入中高端以放弃暴利为代价狠抓产品质量,于是有了今天骏捷在国内市场上的爆发和中华轿车大量出口。 <BR><BR>对于自主品牌,低价格可以获得一时的份额但不能获得不断的发展,价格不可能永远降下去,提高品质才是唯一出路。在降价格降品质风靡的国内市场,中华对高品质的着迷虽然显得有点“傻”,但这个“傻子”却用最合理的方式高速发展。中华轿车进入德国和欧洲市场,不仅仅是为了赚取足够的利润,更重要的是用这个全球最严格的汽车市场来检验中华轿车的品质,如果为了炒作中华轿车应该选择东南亚、非洲和南美这些要求不高的市场,根本不需要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去进入德国市场。不管中华轿车的欧洲之路是否平坦,它都是一个成功者,因为它有勇气用欧洲市场来检验自己。</DIV>

海阔天空 发表于 2007-6-8 17:41:53

:victory:

万里 发表于 2007-6-9 10:17:39

支持中华,喜欢骏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车出口德国 是炒作亦或是谋生?